联系我们

邮政编码:730030
协会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1号
房地产大厦18层1826室。
(查看地图)
联系电话:0931-2188066
     0931-8481839
传真号码:0931-2188066
电子邮箱:1733250867@qq.com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1号房地产大厦1826室。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09:00-12:00
下午:13:00-17:00
(周五下午内部学习)

扫一扫“关注我们”

药学知识

首页>药学知识

预防H7N9禽流感中药处方解读

2017-01-20 发布

课程35
预防H7N9禽流感中药处方解读

流感病毒是唯一的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世界范围大暴发的病毒,可以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引起发病。每次流感大流行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二十世纪,人类发生了四次流感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年的亚洲流感,1968年的香港流感,1977年的俄国流感。历史上最可怕的一次流感大流行是1918年至1919年著名的西班牙流感大暴发,2000多万人死于这次流感。
一、禽流感概述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种类型,依据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 1-16 种亚型 ,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 1-9 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 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在生物学上与人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同归甲型流感病毒,其宿主主要是禽类,其致病性也是针对禽类而言的。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以往被认为人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但经过流感病毒基因重组,一些以往在禽类之间传播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和新形成的禽流感病毒亚型已可以突破种系界限感染人类。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禽流感病毒不能突破种间屏障直接感染人。但甲型流感病毒H5N1是1997年8月首次从香港流感病人中分离出来的流感病毒的毒株代号,这种以前只感染鸡、鸭、鸽等禽类的病毒,是第一种已知由禽畜传播给人的流感病毒。该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打破了人们对禽流感病毒传统的认识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从来没有H5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事件发生,所以人体内缺乏H5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一旦感染,情况往往非常严重。禽流感病毒正在变的越来越容易感染哺乳动物。秋冬交替的时候是禽流感高发的季节。
按照致病性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3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快、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可迅速导致宿主死亡,病死率可达100%,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L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到目前为止,所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均是由甲型流感病毒H5和H7亚型感染所导致的。
1、禽流感的传染源
禽流感病毒的自然贮存宿主是属于候鸟的水禽(最著名的就是野鸭),而且这些禽类对感染病毒的抗性最强。一般认为病禽及其尸体、禽粪便是主要的传染源。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在感染中幸存的家禽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禽流感病毒的粪便。人或猪等哺乳动物能否成为禽流感传染源的可能还有待证实。
2、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家禽与属于候鸟的水禽的直接接触被认为是造成禽流感流行的最初原因,与病禽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被认为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均可以机械性传播疫情。病禽消化道及粪便中的禽流感病毒会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而传染其他禽类。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也可传播疫情。
3、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
2013年2月以来,我国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等多省( 市) 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多数患者病前曾有活禽、鸟类接触史。至2013年5月27日,共确诊人感染 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130 例,此后各地不断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疾病暴发新闻,关于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最新简报,2014年1月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向世卫组织通报,新增108起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2014年2月新增101例。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 2014年2月10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专家预测近期我国内地可能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散发病例,建议公众加强个人防护。
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此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H7N9禽流感病毒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症状。
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1月公布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方案中,除了西医的诊疗外,同时还公布了中医药的诊疗方案,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4年2月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医疗救治专家共识(2014版)》,供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医疗救治工作中参考使用。对于中医药在流感防治中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预防方法及中医药处方进行解读和分析。
二、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内在环境各部分之间以及内外环境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有当二者处于相互协调、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要产生疾病。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正气的强弱、邪气的入侵有着密切关系,引起疾病的因素,中医统称为“邪”。邪虽是致病因素,但人体受邪之后是否发生疾病,主要还在于人体本身的状态,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一切物质和机能的综合概括。邪只是发病的条件,是否发病还得根据机体的内在因素而定,邪即使引起疾病,也必须通过体内的变化才能发生,因此增强人体正气,避免邪气入侵是避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和扭转病情的发展和传变,促使疾病朝痊愈的方向发展。为达治未病的目标,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需充分考虑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注意加强正气,避免邪气。
对于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预防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从气候、饮食、公共卫生等多方面加强预防,避免邪气的侵入;(2)注意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对于传染病,或正气虚弱等人群,必要时服用一些中药,调整脏腑功能、固本培元,抵御外邪入侵。
对已发病的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一)日常生活中预防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毒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提出了建议,其核心内容是注意个人、环境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食品卫生以及个人健康生活习惯等。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1)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之后,或照顾病人前后必须洗手;
(2)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的禽、鸟类,一旦接触,须尽快洗手;
(3)不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 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或冻禽、畜及其产品;
(4)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5)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在加工处理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2、加强体育锻炼,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注意呼吸新鲜空气,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不吸烟,养成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的习惯;
(4)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起居有常;
(5)多饮水,清淡饮食,少食生冷、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用药。
(二)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药处方及解读
1、各省公布的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药处方
(1)江苏省公布的预防处方
江苏卫生厅在2013年4月3日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主要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作用。适用于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
中药茶饮:金银花10 g、菊花10 g、甘草3 g,泡茶饮。
中药汤剂: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防风、桔梗、炒白术、牛蒡子各10 g,黄芪、板蓝根各15 g,甘草5 g。
(2)北京市公布的预防处方
北京市中医局于2013年4月4日公布了2则预防H7N9禽流感中药处方。
处方一组成成分为芦根10 g 、连翘3 g。其功能为清热解毒,适应人群为3~12岁的儿童。
处方二由白茅根5 g 、藿香3 g、菊花3 g、北沙参5 g组成,其功能为清热化湿、养阴生津,此处方适用于成人。而对于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
北京市中医局提示,使用预防中药应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不要自行判断、选择。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慢性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向医师咨询。
(3)湖北省公布的预防处方
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局出台的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属于中医瘟病范畴,防治方案包括,①按摩迎香穴,每日3次,每次15分钟;②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每日灸1次;③中药香囊佩戴法组成:藿香、佩兰、艾叶、苍术等各等量。功效:芳香辟秽解毒。用法:每人1个挂前胸佩戴,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④中药茶饮方法:用桑叶9g、菊花6g、生甘草3g,沸水适量冲泡,代茶饮;⑤中成药:板蓝根冲剂、玉屏风散颗粒、黄芪口服液等;⑥中药煎服法组成: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芪、防风、白术、板蓝根等。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固表。水煎服,每日2剂。(适用于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4)河北省公布的预防处方
河北省中医师对于疫区内无接触史者,专家给出的预防处方为:大青叶3 g、菊花3 g、藿香3g、牛蒡子3 g,每日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服用3~5天。
对于疫区内有接触史者,专家给出的预防处方为:大青叶10 g、菊花10 g、藿香6 g、牛蒡子10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150 mL,分1~2次饭后温服,服用5~7天,同时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药物加减。
(5)宁夏公布的预防处方
2013年5 月7日,宁夏人感染 H7N9 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出炉。预防代茶饮处方,针对人群为中医药预防重点人群,如从事禽畜的饲养、捕捉、屠宰、运输、交易和经营人员,宠物、禽畜的养殖人员,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以及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参考处方和剂量:大青叶6 g、菊花3 g、苏叶3 g、芦根6 g,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泡服方法:每日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成人每次 80~100 mL,儿童酌情减量。功能: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6)山东省公布的预防处方
山东省卫生厅推荐的中药预防方剂包括成人方和儿童方。
成人方:防风12 g、桔梗6 g、板蓝根18 g、当归12 g、连翘12 g、薄荷9 g 等。
儿童方:生黄芪15 g、防风12 g、生白术12 g、升麻9 g、板蓝根12 g、连翘12 g、生甘草6 g。
(7)上海市公布的预防处方
鲜鱼腥草30~60 g,蒜汁加醋凉拌。鲜败酱草30~60 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等。
可将芳香类药物藿香、苍术、白蔻仁、紫苏等碾碎后制成香囊放在身边,以防感冒。可用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防风、大青叶、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制成水煎剂,每日1剂,连服3~5天。
(8)甘肃公布的预防处方
一般人群预防药方:藿香9 g、贯众10 g、大青叶15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有清热解毒,化湿疏风解表的作用,适宜一般人群服用。
老年或体虚人群预防药方:黄芪10 g、防风10 g、白术6 g、贯众10 g、大青叶15 g、甘草3 g。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有辅助正气的作用,适合老年人服用。
(9)浙江省公布的预防处方
中药茶饮:桑叶9 g、菊花6 g、生甘草3 g、防风3 g,沸水适量冲泡,代茶饮。
中药煎服组成:金银花9 g、贯众9 g、紫苏叶6 g、大青叶9 g、桔梗6 g、薄荷6 g(后下)、生甘草3 g。取上述中药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
(10)深圳公布的预防处方
1号处方:牛蒡子10 g、柴胡10 g、桔梗10 g。具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及其他与禽类、禽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2号处方:牛蒡子10 g、柴胡10 g、桔梗10 g、黄芪10 g、扁豆花10 g。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化湿的功能。适用于1号处方中所提及的人群并伴有脾虚夹湿者。
将上述中药用水浸泡15分钟,煮沸后煎20分钟即可,复煎1次。每日1剂,分2次餐后温服,儿童酌减。2号处方加入了黄芪和扁豆花,主要适用于脾虚夹湿者,比如食欲不振、饭后易胀气、舌苔很厚、气短症状的人。
(11)福建省公布的预防处方
健康者在无流感发生、流行期间,无须服用药物预防,以免矫枉过正,损伤正气。而高危人群,可预服中药。高危人群指的是如现阶段主要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者,及在1周内曾接触过禽类及流感病人者。
药方1(成人):藿香6 g、金银花9 g、大青叶12 g、芦根15 g。每日1剂,早晚各1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体质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参6 g或选择服用玉屏风颗粒。
药方2(儿童):藿香3 g、大青叶5 g、芦根15 g、炒山楂10 g。每日1剂,早晚各1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
根据方案,经常外出者可用清热化湿、利咽解毒的漱口方,具体为:藿香6 g、卤地菊15 g、桔梗6 g、甘草3 g。每日1剂,清水煎约300 mL,用于频频漱口。
高危人群还可用中药香囊来预防。将藿香、艾叶、山柰、苍术等各等量粉碎制成香囊。每人1个(3.5~5 g/个),挂前胸佩戴,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3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
(12)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公布的预防处方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推出的预防方剂为:桑叶9 g、板蓝根12 g、大青叶9 g、连翘12 g、金银花12 g。秋冬气候干燥,加北沙参15 g、杏仁10 g、百合15 g、太子参15 g;春季风寒当令,加紫苏叶6 g、生姜3 g;夏季湿热当令,加苍术10 g、茵陈15 g、生薏苡仁30 g;老年体虚偏寒者,加黄芪12 g、白术6 g、防风6 g;体质壮实或偏热者,加菊花12 g、芦根15 g;8~16岁儿童,基本方加减量至一半,并加布渣叶6 g、鸡内金6 g、陈皮2 g。
2、预防H7N9禽流感中药处方解析
(1)扶助正气类中药
以黄芪、白术、太子参为代表的补气药,可以扶助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抵御外邪入侵,在与清热解毒等其他攻伐类中药同用时,有保护正气的作用。黄芪既善补益脾肺之气,有“补气之长”的美称,又擅升举阳气,还能益卫固表。白术为健脾要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功能。太子参能补气生津。
根据H7N9禽流感病例中老年人多的特点可以看出,老人、具有基础慢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流感的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除了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外,可以适当选择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如黄芪、西洋参等,中成药方面可以选择健延龄胶囊、玉屏风散、黄芪口服液等。
玉屏风散组方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三味中药。黄芪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能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黄芪和白术以扶正为主,防风以祛邪为主,三药同用能标本兼治,能提升“正气”、抵御外邪,对以畏风怕冷、自汗,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为主要症状的肌表卫气不固,以及体质虚弱易感冒的人(尤其是老年体虚患者),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有很好的效果。黄芪口服液主要含有中药成分为黄芪,其具有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的作用。
(2)清热解毒类中药
以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为代表的清热解毒药。禽流感属温热疫病范畴,清热解毒类中药具苦寒之性,能清解热毒,可用于温热疫病。现代研究认为,清热解毒类中药对流感具有防治作用。例如板蓝根冲剂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消除早期炎性改变,使邪热外达的功效。但这类中药药性寒凉,过量或久用易伤脾胃,宜中病即止。作为治疗药物,这类中药具有良好的药效,但若作为预防药物使用,因其具强大的清热作用,不宜单独使用,更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万不可忽略了中医的辨证施治。
如果不分虚实寒热,一味使用这类苦寒的“解毒”药,不仅可能延误病情,还会对身体有害。例如感冒初起,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不能盲目清热解毒,还是应该请医生辨证施治。风寒感冒患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咽喉痒、怕冷、头痛或全身酸痛、发热较轻、无汗出、口不渴,治疗的关键就是出点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忌用清热解毒及苦寒类的药物。而风热感冒初起,患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不多、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口干口渴、咳嗽、咯黄稠痰、发热而不明显怕寒。对付风热感冒应用辛凉解表的药物,稍微出点汗,便于发散内热,同时可以适量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对于流感初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不能盲目自行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预防禽流感,更不能长期大量服用,需根据实际情况,配伍其他中药使用。
(3)发散风热类中药
 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紫苏叶、防风等解表药,可用于预防感冒。例如牛蒡子为药食两用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的作用,对火邪具有防范作用,古人就曾用牛蒡芩连汤治疗瘟病;柴胡主要针对发热、喉咙痛;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等中药能疏散风热,清热作用较弱,可作为一般的凉茶,适于一般人服用。
     (4)其他作用中药
     各地公布的处方,都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等因素,例如深圳处方中加入了扁豆花祛湿,比较适合湿气较重的岭南地区。
3、中药预防需注意:
(1)应在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适当调整用量服用,儿童用量酌减;
(2)脾胃虚寒者、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有基础病、慢性病者当随证施治;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三、中医药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
1、发病特征
人感染H7N9禽流感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基本符合温病学“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规律。发病急,初期邪毒犯肺,多见卫气或卫营同病,表现为高热、咳嗽;传变快,疫毒壅肺,耗伤元气,湿浊痰瘀损及脏腑,表现为喘憋、气促,或伴痰中带血;继而毒热内陷、内闭外脱、化源竭绝,表现为四肢厥冷、喘脱;本病恢复期多表现为余热未尽,气虚阴伤;重症病死率较高。
2、早期出现流感样症状治疗方案
在患者早期出现流感样症状时,中医药应及时介入,可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医疗救治专家共识(2014版)》中时行感冒中医治疗方案辨证施治。
(1)风热犯卫证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推荐方药: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桔梗、牛蒡子、竹叶、芦根、薄荷(后下)、生甘草。
中成药: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口服制剂,藿香正气类、葛根芩连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银翘解毒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退热颗粒等。
(2)热毒袭肺证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推荐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先煎)、知母、浙贝母、桔梗、黄芩、柴胡、生甘草。
中成药:清肺解毒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等冲服。
3、确诊后治疗方案
(1)发病初期
症状:多见毒热犯肺,卫气同病。症见发热,或伴微恶风寒,汗少或无汗,咳嗽,少痰,或伴咽干、咽痛,肌肉疼痛,舌红苔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剂:银翘散、升降散、麻杏石甘汤等。
参考药物及剂量:金银花30 g、连翘15 g、荆芥10 g、蝉蜕10 g、炙麻黄5 g、杏仁15 g、生石膏30 g(先煎)、芦根30 g、桔梗6 g、大黄6 g、薄荷6 g(后下)、生甘草5 g。舌苔厚腻者,加苍术、藿香;乏力、气促者,加用人参。
煎服法:水煎服,日1剂,必要时1日可用2剂,每4~6小时口服1次。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消炎丸等,儿童可选用金莲清热泡腾片、小儿豉翘颗粒等。
中药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2)病情加重
    症状:多出现毒热壅肺,损及肺络。症见持续发热,或壮热不退,咳嗽,乏力,喘憋气促,或伴痰中带血,舌质红或暗红,苔黄或腻,脉数。
治法:泻肺通腑,益气解毒。
参考方剂:宣白承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生脉散等
参考药物与剂量:全瓜蒌30 g、大黄10 g、银花30 g、葶苈子30 g、炙麻黄6 g、生石膏30 g(先煎) 、赤芍20 g、人参10 g、麦冬15 g、生甘草5 g。烦躁、神昏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痰中带血重者加仙鹤草、三七粉。
煎服法:水煎服,日1剂,必要时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消炎丸等,儿童可选用金莲清热泡腾片、小儿豉翘颗粒等。
中药注射剂: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3)发病极期
    症状:多见毒热内陷,内闭外脱。症见高热难退,烦躁不宁,神识昏蒙,唇甲青紫,呼吸浅促,痰少色黄,胸腹灼热,四末不温或厥逆,腹胀尿少,舌淡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解毒开窍。
参考方剂:参附汤、茯苓四逆汤、参萸汤等加用安宫牛黄丸。
参考药物及剂量:人参20 g、炮附子10 g、山萸肉30 g、炙甘草15 g、干姜10 g、茯苓20 g。
煎服法:水煎,加用安宫牛黄丸后,每次鼻饲30~50 mL,每2~3小时1次,或每小时30 mL胃肠泵入、结肠滴注。
中药注射剂: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4)恢复期
    症状:多见余热未尽,气虚阴伤。症见神倦乏力,气短,咳嗽迁延,干咳或痰少,食欲不振,舌暗红,苔薄白或黄,脉细。
治法:清解余热,益气养阴。
参考方剂:沙参麦门冬汤、生脉散、六君子汤等
参考药物与剂量:太子参20 g、麦冬15 g、北沙参15 g、茯苓15 g、炒杏仁10 g、生麦芽15 g、芦根20 g、炒白术15 g、生甘草5 g。
 煎服方法:水煎服,日1剂。
      (四)典型病例
中医药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中医药越早参与效果越好。典型病例为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患儿圆圆,病情发展很快,发病8小时、入院7小时后即出现高热、喘促和肺炎等症状,院方用银翘散合白虎汤3个小时后,患者开始出汗;5个小时后体温降到37.5℃以下,脉静身凉,四肢暖和。16~17个小时后经加用酒大黄,大便通畅。
2、中医药参与可以避免重症患者插管。典型病例为江苏一例患者,79岁高龄,高热,体温40℃,喘促,有低氧血症,氧合指数很差,病情高危。医生采用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第一时间静脉注射痰热清和参麦注射液,前者清热解毒,后者益气固脱、养阴生津,避免了血液和津液运行不畅。口服麻杏石甘汤(辛凉解表)合白虎汤,同时加服一些健脾补气的药物,扶正祛邪。患者24小时后病情还在加重。此时应上呼吸机、插管。专家会诊后坚持中医治疗,无创通气。以麻杏石甘汤为核心,加用玄麦柑橘汤,通腑泄热、滋阴养肺,静脉给药仍为痰热清和参麦注射液,12天后,患者呼吸稳定,氧合指数逐渐改善,能进食。
3、中药治疗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典型病例安徽省第二例患者,在其他医院辗转治疗后进入中医院。由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腹胀、大便不畅、食欲下降、中低度发烧以及多种抗生素联用导致的药物热,还出现了真菌感染。治疗及用药以调整患者胃肠功能、健脾利湿为主,使用了三仁汤,同时用藿朴夏苓汤合麻杏石甘汤。患者目前病情好转,正处于康复中。
    三、结语
    对于公众来说,做好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最好的方法是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科学使用预防及治疗药物。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 d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使用药物对待这种传染病,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无需恐慌;第二,不过激,不信谣;第三,遵循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规律;第四,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第五,科学看待高死亡率;第六,坚信今后疫情会逐步得到控制。因此,我们有理由在H7N9禽流感面前保持理智和镇静。经历过2003年SARS的恐惧,经受过H5N1禽流感的恐慌,感受过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慌乱,显然,时间流逝了整整10年的今天,医学的成长、政府的成熟、公众的沉稳,我们有理由在H7N9禽流感面前保持理智和镇静了。

                                                          
(河南大学   李昌勤)